18看书网 > 皇帝成了我外室 > 离别

离别

18看书网 www.18shu.com,最快更新皇帝成了我外室 !

    离别

    纪雨宁其实早就预料到这么个结果, 她月事一向规律,今次却已经迟了快一个月了, 再加上最近的乏力嗜睡、时不时还恶心反胃等等, 无不在指向一个结果——她有身孕了。

    但,先前只是模模糊糊的猜测,她仍抱着一丝念想, 如今扎扎实实从大夫口中听到, 纪雨宁仍觉得十分震撼。

    可木已成舟,她只能接受现实。

    那郎中仍等着主家回应, 纪雨宁颔首道:“劳烦你帮我开些安胎的方子。”

    郎中拱手, “恭喜夫人, 这回大约峰回路转了。”

    他知道纪雨宁是从李祭酒家搬出来, 却不知肚子里并非李大人的种, 还以为两人旧情复炽, 如今终得修成正果——李家不就嫌弃嫡妻不育么?有了这个孩子,纪雨宁便能名正言顺再搬回去。

    不管怎么说,这般美丽的女子, 孤身流落在外也太可怜了些。

    纪雨宁明知其误会, 可也无力分辩, 根本她还没想好该怎么做, 她只知道, 无论如何都得将这个孩子留下——余生漫漫,多个伴总是好的。

    送走大夫后, 玉珠儿一脸喜气地回来, 她没读过多少书, 自然不会以世俗标准来评判小姐的作为,在她看来, 有这个孩子,家里便能热闹起来了。

    “小姐,咱们是不是得向楚公子通个信啊?”玉珠儿叽叽喳喳道。

    楚公子虽然年轻,可当爹的总不会不管孩子,每常听他说起高堂,大约老人也是盼着他早点成家的。

    纪雨宁却倦然摆手,“不必,先瞒着好了。”

    楚珩刚刚落第,正该蓄精养锐来应付下次大比,若这时候拿孩子烦他,他还怎么用心读书?

    再说,以他的家境,要养活数口人也太难为了些。

    纪雨宁揭开窗扇,一眼望不到边的黑暗里,无数的小飞虫奔涌而至,绕着桌上蜡烛盘旋。

    世上不如意事太多,可不是人人都能有飞蛾扑火的决心。

    她不愿将未来押在一个男人的真心之上,唯有自立,方能自强。

    *

    楚珏当了一回救世主,夜里简直兴奋得睡不着觉,翻来覆去摆弄那几盏花灯,又怕把蜡烛弄倒烧起来,遂小心翼翼吹灭——虽然说是耐火的材料,他却不敢赌万一,何况这是纪夫人千辛万苦织就,弄坏了多可惜啊。

    一宿无眠,次早楚珏便整衣理发,兴兴头头进宫。

    皇帝也早早起身,见他便皱眉,“昨晚去哪儿了?也不来陪母后。”

    说罢就让郭胜将那套单衣交给他——当然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,雨宁的生意可不能白做。

    楚珏抚摸着怀中柔软衣料,心里别提多熨帖了,又迫不及待炫耀自己的丰功伟绩,“皇兄,您可知我昨日遇见了谁?”

    皇帝懒懒道:“左不过是些狐朋狗友,怎地,银子又用光了?”

    不是为了要钱,这位幼弟也少来找他——说起来也怪先帝去得早,底下那一窝小的尚未分封,没有封地,自然也难有出息。

    皇帝原打算这次回来便为他安排食邑的,然而见了楚珏这大手大脚的脾气,却觉得不妨再缓两年。上头又没个大人监管,早早给了他,不是让老鼠看粮仓?坐吃山空。

    提到银子,楚珏便有些蝎蝎螫螫的,他还真是为借钱而来——但那是有原因的。

    “昨夜我见了纪姐姐……”

    话才刚开了头,皇帝便觉无法忍耐,这小子愈发混账了,谁许他叫起姐姐来?

    正经该喊嫂子才对。

    幸好楚珏还算识趣,见势不妙忙道:“我见纪姐姐在街边摆摊,才想去光顾她生意,偏手头余钱无多,只能先赊账,这不,赶着向您复命来了。”

    皇帝瞪大了眼,合着好人他来做,银钱却得自己出?这小子的心肠到底是什么做的,怕是比砚池里的墨汁还黑。

    奈何事涉纪雨宁,皇帝却不能不管,“你欠了多少银子?”

    楚珏小小的伸出一根指头,“不多,就这个数。”

    一百两?那确实不算多,皇帝便让郭胜拿钱。

    哪知楚珏却弱弱的摇头,“皇兄,不是一百两,是一千两。”

    皇帝:“……什么东西这样贵?”

    印象里纪雨宁并非那等无利不起早的奸商,她连公主府的赏钱都不肯多要,又怎会占楚珏的便宜?

    直至楚珏将昨夜买的灯笼拿来,皇帝方恍然:“这个是火浣布织的,确实高昂。”

    再加上纪雨宁那手出神入化的绣工,说价值千金亦不为过——何况阿珏买了十盏呢。

    看见皇帝这翻脸如翻书的架势,楚珏:……

    合着一遇到纪雨宁的事皇帝就不讲原则,难怪纪姐姐会视他如知己呢。楚珏倒琢磨出一点微妙的体会,也许这两人的关系不止朋友那样简单。

    思量之间,皇帝已命郭胜数了两张银票给他,俱是面值五百两的大票子,并道:“你拿去票号兑了便送到纪家吧,这些灯笼朕收下了。”

    楚珏提出抗议,“但这是臣弟买的!”

    皇帝微笑,“可以啊,你有钱可以再买回去。”

    楚珏:……所以就欺负他穷是吧?坏心肝的皇兄。

    眼睁睁看着一群太监将灯笼收进勤政殿里,楚珏虽然憋屈,也只好暗暗计较:看来他不能再这样游手好闲混日子呢,得拿出点本事来,否则只有被皇兄欺负的份。

    忽然想起,“昨夜臣弟遇上了国公府的二公子,他还打算强买强卖,把纪姐姐拖去他家呢!”

    皇帝沉下脸,“哪个国公府?”

    楚珏向慈安宫的方向努了努嘴,能让他都讳莫如深的,当然只有太后娘娘的母家。

    那石景煜虽然一时怕了他,可保不齐不会再去找纪雨宁的麻烦,楚珏认真道:“皇兄,您得派些人保护才是。”

    皇帝也在琢磨这个事,这样长久的隐瞒身份也不是办法,何况太后那边亦有松动之意,昨儿还夸了雨宁做的点心。

    或许,他该考虑将雨宁接到宫中来了。

    *

    处理完朝中琐事,楚珩再度换上一身便服,带着郭胜来到兰花巷。

    其时已经不早,唯独纪家所在的那栋宅子仍留着灯,透入融融光线——是特意为他准备的。

    楚珩心中一暖,抬步跨入,就看到纪雨宁身着一袭鹅黄软袍,安静地坐在窗边,温声道:“你来了。”

    她并没有着意妆饰,模样甚至有几许憔悴,不过在楚珩眼里她总是美丽动人的。

    于是安静地脱靴进屋,忽发现桌上放着一碗阳春面,碧莹莹的,是加了葱花的缘故。

    楚珩便笑,“为我留的?”

    纪雨宁颔首,“是。”

    哪怕用过晚饭,这会子差不多也饿了,吃点宵夜挡挡寒气也好。

    不过她并不能预料楚珩到来的准确时辰,所以只是在灶中温着,早不及刚出锅时那样热气腾腾。

    但楚珩仍吃得很香,比起昨日被分食的糕点,这碗面是专程为他所做,意义自然不同,没有加很多的调味,简简单单,却比玉盘珍馐更让人口舌生津。

    他模糊觉得纪雨宁的神情有些奇异,带点隐约的忧郁,要知她与李肃和离也没这般消沉过,莫非有人欺负她了?

    想到这个可能,楚珩的心便紧紧揪起,可他也不愿糟蹋纪雨宁的心意,待连面带汤喝得干干净净后,擦完了唇,便要提问。

    纪雨宁却径自让玉珠儿将碗碟收进去,道:“吃完这碗面,你就可以走了。”

    语气可不似玩笑,而是认真的。

    楚珩呆了呆,现在是要赶他走?他却一头雾水。

    声音不由得艰涩起来,“你要回李家去吗?”

    这段时间的相处,自然比不过她跟李肃六年的感情,楚珩不由得攥紧拳头,一股难以抑制的暴怒和悲伤充斥着血脉。

    有一刹那,他甚至想不管不顾,将她强行掳走。但,理智还是关上了闸门,他最终松开拳头,默然无语。

    纪雨宁扭头望着窗外黝黑夜色,浓稠得像墨汁一般,一如她此刻晦涩难言的心事。

    她开口解答楚珩的疑问,“我不会回李家,但,你我不该在一起了。”

    她不能让这个孩子成为他的负累,等显了怀,这件事就瞒不住了——她得在此之前快刀斩乱麻,哪怕伤他的同时也在伤她的心。

    不过纪雨宁到底还是留了一丝余地,或者说希冀,她定定望着楚珩,“如果你愿意的话,我们一年后再见。”

    到底是不舍得,一年之期,足够她将孩子生下来,再寻个妥善的安置——如果可以的话,再告诉他这是他的骨血。

    楚珩苦笑了一下,他哪里知道这些心事,只觉得纪雨宁在给他徒劳的安慰,要离就离,何必还来画大饼?他再好骗,也不是桩桩件件都愿意上当的。

    楚珩深吸口气,遽然起身,道了声“好”,不再看纪雨宁的脸色,带着郭胜匆匆而去。经过门槛的时候,他仿佛趔趄了一下,扭到足踝,可还是哑忍着,并未回头。

    纪雨宁就知道,他已对自己死心了。

    “这样也好,”纪雨宁望着玉珠儿笑了笑,“没了感情的牵绊,他能更好温书,兴许后年就能考中了。”

    玉珠儿却知道她背负着多大压力,默默道:“小姐……”

    只开了个头,便再说不出话来——能怪谁呢?彼此都有自己的苦衷,只能说贫贱夫妻百事哀罢了。

    纪雨宁坐在灯下,摊开手心,静静看着那枚玉佩,这原是兆郡王遗下的,却与记忆中那人的脸庞渐渐重合。

    当然年岁差得太大,兆郡王不可能是她认识的那位,但,还是不可遏制地勾起纪雨宁的回忆来。

    她这才可怕地发现,原来时隔多年,她还是忘不了那人。

    在她弄清自己的真实心意之前,她怎忍欺骗楚珩的感情?他是这样爱重她,她更不愿让他受伤,也许分开对于两人是最好的决定。

    要怪,就怪相遇的时机不对罢。